生态环境部:2022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“三个向好”******
中新网1月17日电 生态环境部17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,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在会上介绍,2022年监测数据表明: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“三个向好”的特点。
一是空气质量稳中向好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.5%,超过时序进度0.9个百分点;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%以内,达到0.9%。细颗粒物(PM2.5)有监测数据以来浓度首次降到30微克/立方米以内,为29微克/立方米;北京PM2.5浓度实现“十连降”,“冬奥蓝”“北京蓝”“中国蓝”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靓丽底色。
二是地表水质量持续向好。全国水质优良(Ⅰ—Ⅲ类)断面比例为87.9%,同比上升3.0个百分点;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.7%,同比下降0.5个百分点。
三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向好。近岸海域优良(一、二类)海水水质比例为81.9%,同比上升0.6个百分点;劣四类水质比例为8.9%,同比下降0.7个百分点。同时,全国及重点区域臭氧浓度同比有所上升,部分流域水生态系统仍较脆弱,噪声扰民时有发生,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仍未到来,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。
黑龙江: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****** 中新网哈尔滨1月12日电(记者姜辉)12日,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市开幕。开幕式上,代省长梁惠玲作政府工作报告,指出黑龙江省要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巩固对俄合作优势,大力推动开放龙江建设,加力构筑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。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,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该省。黑龙江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、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,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。 5年来,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%左右,其中对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%左右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用。2022年,中俄黑河公路大桥、同江铁路大桥开通运营。 报告提出,未来5年,黑龙江省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,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,更好统筹贸易、投资、通道和平台建设,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,使黑龙江成为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。 黑龙江省要全面提升对俄合作承载能力,加强与俄远东地区战略对接,巩固提升对俄农林渔业等领域投资合作,增加机械设备、日用消费品等出口,加大大宗商品进口。对接RCEP(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)等区域协定,扩大进出口规模,着力形成巩固东北亚、拓展东南亚、辐射欧洲、联通美洲、对接中东及非洲的多元化市场。 报告还提出,黑龙江省要提升中俄黑河公路大桥、同江铁路大桥运营效能。打造哈尔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物流集散枢纽、绥芬河-东宁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,完善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及哈欧、哈俄等班列集疏运服务体系,加快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建设。同时加快建设开放合作新平台,推进哈尔滨新区、哈尔滨临空经济区、绥芬河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。支持境外园区发展建设,形成境内境外良性互补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